一次意外發現 改寫粵菜發展

一切源於一鍋熬煮得過久的蠔湯。

1888年,李錦裳在中國廣東省的沿海小鎮南水經營小茶寮,生活簡樸。當地水域滋養的生蠔飽滿多汁,他以此熬煮成滋味無窮的蠔湯,成為茶寮大受歡迎的招牌菜。

某天,李先生正在烹煮一大鍋蠔湯,但店內卻異常忙碌,他在桌間奔走,為飢腸轆轆的食客下單,渾然忘記了爐上正翻滾的蠔湯。直到空氣中飄盪著一股濃郁的香氣,他慌忙跑回廚房,發現奶白色的湯已經熬煮成濃稠油亮、呈深褐色的醬汁,變成一鍋「煮壞了」的湯。

他戰戰兢兢地嚐了一口,發現其貌不揚的它竟然非常美味,驚為天人。

李先生這個意外發現,口味層次豐富:濃郁鮮美,甜中帶鹹,很適合做蘸醬或烹飪調味。他緊握商機,將醬料裝瓶出售,李錦記由此誕生。
 

時至今天,李錦記的多用途蠔油已成為全球家庭和餐廳的必備佳品,除了作蘸醬或醃料外,還可以加入燉菜調味,或是拌菜快炒,為一頓簡單的晚餐增添滋味。蠔油可說是粵菜的靈魂所在。

如果說這次偶發意外,加上李先生的企業家精神,徹底提升了中華佳餚的風味也不為過。李錦記由此穩步發展,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備受喜愛的醬料品牌之一。這款偶然誕生的醬料,不但成為粵菜的基本元素,也是李錦記一直堅守的使命核心:向世界弘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。

但要建立一個全球推崇的重要品牌,當然不能純粹依賴一次幸運的意外發現。品牌必須帶著自信、勇氣、思利及人的精神,並尊重傳統及傳承。

 
20年代,李錦裳的兒子李兆南乘著海外華人在異地尋找新生活的浪潮,把李錦記蠔油銷往美國。他不僅高瞻遠矚,較其他同行早數十年進軍海外,也藉此為遠在他鄉的同胞提供味蕾及心靈慰藉。

李兆南這個決定,亦有助剛開始在美國打拼的中國餐館東主一圓創業夢。他們開創出今日廣為人知的美式中國菜,這是因應外國口味稍作調整的中國菜式,利用大量李錦記醬料帶來家鄉的正宗味道。

隨著品牌的出口生意蒸蒸日上,李錦記於1932年把總部遷至香港這個貿易樞紐。
 
李錦裳的孫兒李文達15歲便全職投身家族企業,他憶述:「我們在香港的第一家店舖位於皇后大道中262號,當時只有幾名員工,亦僅有一個廚房。如果我們要熬煮一批蠔油,就無法做晚餐。」

他在一次 採訪中回憶道:「家中所有大人小孩都會一起努力不懈地煮蠔油和入瓶。當時沒有機器輔助,所有全是人手操作。」

來到1972年,「熊貓熱」席捲美國。美國總統尼克遜訪問北京,獲中國政府贈送一對大熊貓,從此展開中美關係新時代。李文達掌握美國的熊貓潮流,乘勢在美國推出熊貓牌鮮味蠔油 。產品上可愛的熊貓標誌贏得全球消費者歡心,蠔油銷量頓時飆升。
 
李錦記蠔油當時已家喻戶曉,為何仍要另建一個新品牌?在此之前,李錦記蠔油是高級商品,熊貓牌的價格則較親民,因為李文達熱衷把蠔油滋味發揚光大,熊貓牌鮮味蠔油便是他們首次嘗試,讓中國食品在海外市場更加普及。

數十年來,李錦記不斷推陳出新,研發新的風味和產品,令人喜出望外。1992年,李錦記推出矜貴的XO醬,成為香港首個推出同類產品的品牌。XO醬源自香港高級食府 ,混合眾多珍貴食材調製而成。李文達率領旗下的產品研發團隊反覆測試和實驗,直到鮮美和香辣配合得天衣無縫才把它推出市場。醬料隨即風靡飲食界,引來模仿者眾。XO醬至今仍是高級粵菜常見的伴料。

近年追求健康的風氣方興未艾,李錦記亦與時並進,推出無麩質減鹽醬油 ,服務有特定飲食需求的顧客,同時響應世界的飲食風尚。